阿根廷每年 11 月 20 日纪念的“国家主权日”源于 1845 年的奥夫利加多河湾战役。这场战役发生在巴拉那河畔,由罗萨斯领导的阿根廷邦联在面对英法两国的军事干涉时展开抵抗。当时,乌拉圭内战引发区域紧张局势,罗萨斯为支持白党并维护邦联利益,封锁内河航道,激怒了企图控制南美贸易路线的英国和法国。英法随即封锁布宜诺斯艾利斯港,并派舰队强行闯入巴拉那河。
在奥夫利加多河湾,曼西利亚指挥阿根廷军民利用河道弯曲地形布阵,架设三道铁链封锁河面,并部署大量但简陋的火炮。高乔民兵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防御,使战役成为全国性的动员行动。战斗虽历时八小时,阿根廷终因装备落后而被突破,但英法舰队在沿途遭到港口居民抵制,未能实现迫使阿根廷开放航道的战略目标。
战役反而巩固了罗萨斯捍卫主权的形象,之后,英法分别通过条约承认阿根廷对其河流的主权。此事件被视为拉美国家抵抗帝国主义的象征,强调主权不仅是领土控制,更是政治与经济自主的体现。国家主权日由此成为提醒人民捍卫独立与尊严的重要纪念。